本周三我们撰写了一篇名为《抽气式PK开放式 机箱内显卡散热谁称王》的文章,文中采用同一片Geforce GTX260+显卡,在配备开放式和抽气式两种不同散热器的情况下,进行了裸机和机箱内的散热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抽气式散热器由于自成独立的风道,封闭的外壳对显卡产生的热量有较好的封闭性,不易在机箱内部堆积热量,因而更适合在风道较差或无风道的机箱内使用;开放式散热器的散热片完全裸露,与环境空气充分接触,理论散热效果较强。但因它不直接向外排气,装入机箱时散发的热量会在周边聚积,因而容易导致机箱内部升温,影响原有的散热效果。
● 网友质疑
对于上述结论,有部分网友提出了质疑。最为尖锐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测试中采用的抽气式散热器为纯铜材质,而开放式散热器为铝材质,不公正。第二,开放式散热器所使用两枚风扇转数不同,分别为2000rpm和1200rpm。第三,机箱侧板没有开孔,与外界空气对流不足。
无论这些质疑是否合理,笔者决定调整测试方案,采用一种不对称测试手段,彻底解决读者心中的疑虑,让大家对开放式和抽气式这两种散热器的特性和使用效果有更清晰的认识。借此机会,我们还将验证这两种散热器对CPU散热效果起到的影响。
● 散热器与显卡型号的调整
使用抽气式散热器的公版Geforce GTX260+
本次测试使用公版的GTX260+与非公版9800GT做对比。其中GTX260+的频率为ROP 576MHz/Shader 1242MHz/显存 2GHz,配备公版3热管铝质抽气式散热器,单风扇转数1000rpm~3500rpm温控。
9800GT的频率为ROP 602MHz/Shader 1404MHz/显存 2GHz,配备4热管纯铜开放式散热器,双风扇转数2000rpm恒定。
显卡散热配置的情况已与上一篇文章颠倒,开放式为4热管纯铜,抽气式为3热管铝质。GTX260标配的G200核心拥有216个SP单元,发热量大于只有112个SP单元的9800GT G92核心,这已是公认的事实。鉴于这些不对称的调整,若本次测试得出与上篇文章中类似的结果,那么在测试样品本身优劣势方面是无可辩驳的。
● 测试机箱仍采用技嘉 女神5115
测试机箱依然采用全铝材料的技嘉 女神5115,它是技嘉机箱2009年的代表性产品,具有宽敞的内部空间,简单有效的风道设计。在测试中透明侧盖方便随时观察硬件工作情况。
配合测试的机箱:技嘉 女神5115
女神5115风道走向示意
● 为加强风道做的调整
尽管在上篇文中这款技嘉机箱就配备两枚12cm排风扇,但仍有读者诟病机箱空气流通不畅会使显卡放热问题凸显。且不论质疑是否合理,本次测试中我们将这两枚600rpm的原装静音风扇替换为1200rpm风扇,用于加强风道气流强度。
在装入机箱测试之前,我们先测试这两款显卡在裸机状态下满载时的发热情况,用于以后参考对比。采用变态的显卡拷机软件Furmark对GPU核心施加极致负载,在拷机过程中它还可实时显示显卡温度变化曲线,运行400秒后截取温度数值。
● 抽气式GTX260+裸机满载测试
抽气式GTX260+裸机测试
● 开放式9800GT裸机满载测试
测试结果毫无悬念,纯铜的开放式散热器可以轻松将9800GT压制在60℃以内,而抽气式散热器的GTX260+核心温度高达83℃,此时温控风扇转速提升至2500rpm左右,在裸机状态人耳可明显觉察出噪音。当然,由于显卡规格不同,这两项测试数据没有可比性,用作以后参考。
● 机箱内放置温度探头
接下来,把这套测试平台装入技嘉女神5115机箱进行满载测试,使用测温万用表结合温度探头检测机箱内环境温度。温度探头摆放于显卡、CPU、内存之间的中心点,能够较为准确的体现显卡满载过程中机箱内硬件的运行环境。具体实物照片如下:
放置温度探头
为了体现机箱风道对这两种散热模式的影响,满载测试环境仍分为两种状态。关闭前后进排气风扇(风道关闭)和开启前后进排气风扇(风道开启)。
● 风道关闭—抽气式GTX260+机箱内满载测试
● 风道开启—抽气式GTX260+机箱内满载测试
如测试所见,抽气式散热器对机箱风道并不敏感。机箱风道开启前后相比,机箱环境与显示核心都只下降了1℃。与裸机测试对比,无论是风道开启还是关闭,这片抽气式GTX260+满载温度仅上升了2.5%左右。
● 风道关闭—开放式9800GT机箱内满载测试
满载400秒后机箱环境温度:46℃
测试结果显示,装入机箱内,在风道关闭的状态下,使用开放式散热的9800GT满载对比裸机状态,核心温度上升了35%。机箱环境温度比抽气式散热的GTX260+同状态下高8℃。
● 风道开启—开放式9800GT机箱内满载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装入机箱内,在风道开启的状态下,使用开放式散热的9800GT满载对比裸机状态,核心温度上升了21%,但比风道关闭状态低了8℃。机箱环境温度比抽气式散热的GTX260+同状态下高4℃,但比风道关闭状态低了4℃。
显卡产生的热量会升高机箱环境温度,那么势必会对CPU散热造成影响。那么这两款显卡对CPU散热的影响幅度是否会跟它们GPU发热量成正比呢?最后让我们在风道开启(同时满载热量巨大,为防止损害不做关闭风道测试)的情况下,同时将CPU和显卡满载,运行400秒钟后取消显卡满载,立刻截图CPU温度。
◎ 抽气式散热器GTX260+测试
使用抽气式散热GTX260+时CPU满载平均温度:72.5℃
◎ 开放式散热器9800GT测试
事实上通过之前用万用表测量的机箱环境温度就可以预料到这个结果。GTX260+的发热量明显大于9800GT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后者在满载时却依然致使CPU温度高于前者近5℃左右。
● 总结
测试结果更加鲜明地验证了上篇文章中的测试结论。具有独立排气功能的抽气式散热器自成体系,对机箱风道的依赖性很小,能够适应糟糕的工作环境。这是厂商设计公版散热器的理念所在,不能在设计初衷上就将可能不存在的机箱风道作为先决条件,必须讲究产品的通用性。
而开放式散热器多为第三方散热器厂商提供,从理论上讲这种结构的散热效率强于空间受限的抽气式散热器,比如裸机状态,差异最为明显。同时它们不需要转速温控就能提供较好的风量/静音比。但因其结构特性,它们通常只能将显卡发出的热量排放在机箱内,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抽出机箱外,这些热量又会反馈到开放式散热器裸露的鳍片上,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在机箱内保持住开放式散热器的优势其实并不容易,这需要事先准备一款风道出色的机箱。
不过从本次测试的情况来看,更换排气风扇后的技嘉女神5115机箱的风道强度已算出类拔萃,可是使用开放式散热9800GT时的机箱环境温度竟高于GTX260+。由此可见即便是机箱风道优异,开放式散热器可能依然不太适用于发热量巨大的高端、旗舰显卡,毕竟过多的热量也会使机箱风道力不从心。
有人提到机箱侧盖上的开孔或风扇能尽量保全开放式散热器的效果,但有本次测试中风道强劲的女神5115机箱为鉴,上述设计能挽回多少还有待下一步测试。
近期ZOL机电频道有奖活动 | |
2009.5.19至2009.6.17 |
|
2009.5.13至2009.6.13 |
|
2009.5.18至2009.6.18 |
|
2009.6.1至2009.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