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散热器频道 > 评测 > CPU散热器 > 买谁温度说了算 60元-100元散热器横评

买谁温度说了算 60元-100元散热器横评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马振华 【原创】 2009年09月14日 05:00 评论
产品:冰凌200 九州风神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热管散热器百花齐放 买盒装作甚?

  在整个计算机当中,散热器属于支持类硬件,虽然它不能直接决定电脑的性能,但是与电脑的稳定运行息息相关。高性能的计算机核心硬件通常发热量相对较大,便需要有出色的散热器确保他们稳定运转,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主流用户同样不希望出现死机、蓝屏,于是从主流用户到发烧友,散热器都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配件。

● 百元内散热器已如日中天 买盒装作甚?

  伴随着DIY行业的发展,电脑散热器产业也发展了十多个年头,到现在无论是设计、工艺还是成本控制都已经相当成熟。于是曾几何时我们突然发现用盒装和散装CPU之间的那几十元差价也可以买到性能不俗的第三方散热器产品。它们大都不约而同地利用纯铜热管搭配铝质鳍片,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用最小成本尽可能地优化散热效率,从而获得了传统CPU盒装散热器望尘莫及的性能。

  由于目前CPU盒装与散装之间的最低差价位于50元上下,那么售价在这个区间内的第三方散热器最有可能被主流用户接受。为了引导这部分用户正确选购,前不久我们推出了《60元级散热器横评》,以静音和实用为导向,以严谨的测试为手段,帮助用户辨别、判断当前市面上处于这个价位的几款产品。

  当然,抛弃CPU盒装散热器的用户并非都只愿意花60元去购买第三方产品,还有许多人认为既然作出上述选择的目的是追求散热性能,那么若能获得进一步提升,再多花几十元钱也无妨,这恐怕是所有有实用超频意向的用户共同的心声。从之前《60元级散热器横评》文章下的评论中我们也了解到,不少人希望了解当前市场中售价100元左右散热器的性能情况,这便是本篇60~100元散热器横评所要讲述的内容。

  当今风冷CPU散热器无非有两种模式,侧吹式和下压式,它们的特点和优劣我们已通过多篇系列测试文章说明。侧吹式散热器的优点是容易对热管效率作出优化,与大多数水平机箱风道吻合,缺点是它的风扇气流通常照顾不到CPU周边发热元件。下压式散热器则正好相反,它能全面地帮助CPU周边元件散热,缺点是不易对热管效率以及机箱风道作出优化。简单地来说,它们是呈优劣势互补关系。

  本次横评,我们挑选了当前市场中炙手可热且具有代表性的七款60~100元散热器产品参与测试,其中分为四款侧吹式散热器和三款下压式散热器。

● 横评中七款散热器预览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极冻酷凌 Igloo5610+              超频三 红海标准版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酷冷至尊 暴风Z200              九州风神 冰凌200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九州风神 阿尔法400plus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超频三 金蚂蚁Q版              AVC 亚历山大透明板

  以上七款散热器基本都为纯铜热管+裁切铝鳍片的设计结构,只有一款例外,它就是“金蚂蚁Q版”。这款散热器是超频三前几年的经典产品,采用纯铜鳍片压固制成,代表了非热管CPU散热器的最高性能设计。在文章的第二页,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次横评所用的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案。

产品:红海标准版HP-928 超频三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重要!百元级散热器横评标准制定

● 测试相关主要硬件简介

  除了硬件发烧友之外,大多数其它对散热性能略有要求者都不会花超过CPU本身五分之一的价格去购买散热器,因为从这些人的角度衡量,加上散热器的钱可以买到级别更高的CPU。如果散热器的价格只占CPU的八分之一或十分之一,便是无可厚非的,显然即使加上这些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级别更高的CPU,而出色的散热性却能让你有机会通过超频获得买不到的性能。因此,本次测试所用的CPU,我们选择Intel 755平台上定位最高的双核系列,目前售价850元左右的E8300。

  内存对于CPU散热器性能的测试无关紧要,配用一对总容量为2GB的威刚红色威龙DDR2-800即可。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Intel Core2 Duo E8300与A-DATA DDR2-800 1GB×2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曾获得P45超频王美誉的映泰Tpower I45

  测试所用的主板采用P45中最高性价比代表之一,映泰Tpower I45。它曾经在超频比赛中有非常优秀的外频表现,价格相对实惠,是许多DIY者用E8000系列CPU做实用超频的首选产品。(E8000系列CPU超频对外频依赖性较强)为避免影响散热器性能,测试时不安装I45独特的MOSFET散热模块。

● CPU散热器测试方案介绍

  为了模拟购买60~100元散热器的用户最可能出现的使用状态,同时针对这个定位的散热器适当增加散热压力,本次测试将在CPU实用超频的环境下进行。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这颗E8300被超频至400MHz×8.5 @3.4GHz,核心电压维持默认的1.15V,内存同步工作在DDR2-800,延迟设4-4-4-12-2T。测试环境温度维持在24℃~25℃。运行拷机软件SP2004,超过20分钟时确认CPU温度不再上升后记录温度。

  参与测试的七款散热器大都使用直径9cm风扇,根据这个尺寸风扇的特性,以实用超频必须静音为原则,每款散热器使用自身原配风扇,测试两种风扇转速下的性能。分别为:绝对静音状态——1200rpm和最佳散热/噪音比状态——1500rpm。转速控制由滑阻调速器完成。

  这里必须事先声明的是,这些散热器中有两款产品的风扇尺寸例外,超频三的金蚂蚁Q版使用8cm风扇,而酷冷至尊的Z200则配备非标准制式的10cm风扇。风扇尺寸增加或减少1cm不会对噪音有过多影响,它们依然按照上述转速测试。不过严格地来讲,转速相同的情况下,风扇尺寸与噪音成正比,因此在测试所得的温度基础上,这两款散热器拥有静音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欲通过分贝仪准确地测量散热器噪音需要专业的隔音室,我们暂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本次测试不把散热器噪音纳入对比范畴,但是9cm风扇在以上转速设定下不易产生明显的噪音差距。

● 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表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在公布测试结果之前,我们先逐一介绍所有参测散热器的概况及特性。


  测试所用的E8300 CPU由中关村 鼎好#3227柜台提供,电话:010-82696964

产品:Hyper Z200 酷冷至尊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酷冷至尊 Hyper Z200设计架构

  酷冷至尊的Hyper系列以塔式侧吹设计为主要思路,发展至今已拥有10款以上的型号。塔式侧吹结构的兴起建立在U形热管的使用上,这种结构可以对热管效能产生双倍的利用率,就如同内存中的DDR技术一样,一根热管可以发挥两根的导热能力,因而这种设计几乎被所有的散热器厂商采用。

  高热管利用率令左右侧吹散热器的重心转移到鳍片体积上,所以这种散热器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往往是硕大而笨重的,容易让人们在选购时质疑是否能与自己的主板机箱兼容;保证鳍片体积又需要消耗很多金属原材料,它的价格通常不菲。因此酷冷至尊在它定位高端的Hyper侧吹式系列中推出了一款“袖珍”型号:Z200。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酷冷至尊 Hyper Z200整体外观

  第一个登场的Hyper Z200是本次横评中的一个“异类”,大多数此定位的CPU散热器采用9cm风扇,而酷冷至尊为了加强散热/噪音比,专门设计了非标准的10cm风扇。如果不是因为横评需统一风扇转速,理论上它可以在提供与9cm风扇相同风量的前提下更加静音。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酷冷至尊 Hyper Z200采用10cm风扇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侧面与顶部特写

  酷冷至尊 Hyper Z200恐怕是100元内风扇尺寸最大的CPU散热器,为了与10cm风扇外形吻合,相应的鳍片阵列规模也会比9cm散热器略大一些。

产品:冰凌200 九州风神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酷冷至尊 Hyper Z200 规格细节

  暴风Z200的导热底座向上延伸出一些小规模的散热片,这能够起到一些额外的散热作用。10cm鳍片规模毕竟无法与12cm的高端散热器媲美,此设计为了尽可能地作出一些“补偿”。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带辅助散热功能的底座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导热底面与鳍片特写

  Hyper Z200与大多数塔式侧吹型散热器一样,采用纯铜热管贯穿铝质鳍片,导热底座与热管衔接的部位也为纯铜制成。导热底面采用拉丝工艺打磨,出厂时预先涂抹了硅脂,但是本次测试为公平起见,所有散热器统一使用相同的MB(美宝)硅脂。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8mm热管是Z200另一大卖点

  除了10cm风扇让这款散热器脱颖而出之外,8mm直径的热管是其另一大杀手锏。这个级别的塔式散热器通常只配备两根6mm热管,酷冷至尊此举的用意无疑为了额外提高导热能力,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测试平台特写

  酷冷至尊 Hyper Z200 官方报价:98元

  兼容平台:Intel LGA775


  Hyper Z200散热器由中关村 鼎好4388#柜台提供,联系电话:010-82696803

产品:Igloo 5610+ PWM版 极冻酷凌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极冻酷凌 Igloo 5610+设计架构

  台湾知名散热器厂商GlacialTech(极冻酷凌)推出一款主流级侧吹式散热器Igloo 5610+,既然是侧吹式,便离不开热管+鳍片的结构。侧吹式的U形热管可以拥有双倍的传热效率,即两根热管能提供差不多相当于四根热管的传导性能,因此它对热管的数量并不是特别依赖,作为主流级产品,两根直径6mm热管满足一般超频需求也足够了。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极冻酷凌 Igloo 5610+整体外观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Igloo 5610+正面与侧面

  Igloo 5610+的体型显得十分单薄,鳍片宽度之窄在这这个级别的侧吹式散热器中数一数二。鳍片边缘的散热器固定沟槽前后对称,可在鳍片阵列两面各安装一枚风扇。因为本次横评有下压式散热器参与,所以侧吹式散热器只测试单风扇的普通使用状态。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Igloo 5610+鳍片阵列特写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散热器原配风扇特写

  Igloo 5610+原配一枚9cm风扇,额定转速较高,超过2200rpm,不支持4pin PWM控速,用户若想获得静音效果需要用到减速线或调速滑阻,或者主板同时也能够妥善支持3pin的智能控速功能。

产品:Igloo 5610+ PWM版 极冻酷凌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极冻酷凌 Igloo 5610+ 规格细节

  Igloo 5610+散热器的导热底座上有两套扣具固定孔,显然它可以支持两种平台。从这个角度看,散热鳍片的迎风面被切割成圆滑的波浪形,这种设计的目的似乎并不是为了增加鳍片的表面积,而是在原本与风力垂直撞击的鳍片边缘创造出流线形,能减小气流作用在鳍片边缘的摩擦力,起到降低风噪的作用。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两种尺寸的扣具孔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镜面抛光的导热底面

  导热底面经过镜面抛光处理,能最大限度地与处理器外壳紧密贴合,这种设计仅需薄薄的硅脂填充即可获得最佳导热效果。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Igloo 5610+热管特写

  Igloo 5610+的热管与导热底座均为纯铜制成,表面经过镀镍处理,防止氧化。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测试平台特写

  极冻酷凌 Igloo 5610+ 官方报价:99元

  兼容平台:Intel LGA775/1366

产品:冰凌200 九州风神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九州风神 冰凌200设计架构

  九州风神在继高端侧吹式散热器冰刃至尊版”获得成功之后,于今年夏季又推出数款侧吹式散热器新品,这些产品用于填补以往九州风神产品线里中低端侧吹式散热器的空白,其中就有这款“冰凌200”散热器。它的鳍片由全铝制成,搭配两根6mm纯铜热管。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九州风神 冰凌200整体外观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冰凌200 鳍片特写

  与其它散热器厂商在中低端侧吹式领域的动作相比,九州风神冰凌200的诞生时间较晚,因而也融入了很多成熟的设计,以及被证明有效的设计理念。比如:对称设计的风扇固定槽使它可以像大多数侧吹式散热器那样加装两枚风扇;中间窄两遍宽的鳍片形状能够避开风扇盲区,让铝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由导热底座延伸出的少量鳍片可以提供辅助散热作用。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冰凌200热管与导热底面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散热器原配9cm风扇

  冰凌200散热器原配一枚九州风神提供的9cm风扇,额定转速达到2200rpm,连接线为3pin,不支持PWM控速。用户可以使用减速线或调速滑阻选择合适的转速,再或是主板能够妥善兼容3pin控速功能。

产品:冰凌200 九州风神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九州风神 冰凌200规格细节

  冰凌200散热器采用滚压工艺制成导热底座的镜面效果,这能让CPU外壳与导热底座紧密贴合,只需涂抹薄薄的一层硅脂即可获得出色的导热效果。这也是融入的当今先进设计之一。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导热底面特写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扣具设计与热管

  在冰凌200散热器上,扣具的固定与九州风神以往的散热器相比发生了变化。先将扣具组件用螺丝固定在散热器底座上,再与主板背面的塑料背板相结合。这种固定方式动作相对更可靠,能防止主板受力形变。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测试平台特写

  九州风神 冰凌200 官方报价:98元

  兼容平台:Intel LGA775/1156 | AMD 939/AM2/AM2+/AM3

产品:阿尔法400 plus 九州风神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九州风神 阿尔法400plus设计架构

  九州风神最早是做下压式CPU散热器起家,在这方面拥有非常全面的产品线。多年的下压式散热器设计历程为它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和经验,它在这方面的造诣即使放眼国际也堪称一流。如九州风神去年推出的旗舰下压式产品“黑虎鲸”的表现十分出色,广大发烧友对其颇有好评。

  九州风神的中低端下压式散热器有非常明确的平台属性,“阿尔法”系列即是为Intel平台设计,与其对应的AMD平台则称为“贝塔”。这两种系列的散热器结构设计大致相同,只是扣具上完全为其中一方做优化,操作和固定都极为可靠。可能是九州风神考虑到中低端散热器用户中途更换平台的可能性较小,固采取这种分化方案。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阿尔法400plus整体外观

  九州风神的下压式散热器一贯采用它引以为豪的倒悬式风扇,此结构的风扇可免除传统风扇周围的护框,能将风力最大限度地散射到周围,对CPU周边元件起到非常出色的散热效果。Intel原装散热器也是采用这个思路。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阿尔法400plus侧面特写

  阿尔法400plus采用一体式热管鳍片结构,即鳍片与导热底面仍然相连,热管在这里起到额外的导热作用,将热量更快速地从鳍片底部传递到上方的受风面。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散热器原配9cm风扇

  阿尔法400plus没有制式风扇的护框,但其中的扇叶尺寸与制式9cm风扇中的扇叶相同,所以可以认为它是一枚9cm风扇。风扇额定转速超过2000rpm,支持4pin PWM控速,在大多数主板上,它可能根据CPU负载和温度决定转速,这是十分理想的状态。

产品:阿尔法400 plus 九州风神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九州风神 阿尔法400plus规格细节

  九州风神配备了4根6mm纯铜热管,它是本次测试中单根热管数量最多的散热器。因为下压式散热器不易利用U形结构让热管发挥双倍效率,所以需要多根热管来弥补,确保传热效率不低于热管只有它一半的侧吹式散热器。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热管鳍片特写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纯铜热管特写

  6跟纯铜热管与底座和鳍片完美地串联在一起,凭借九州风神多年设计制造下压式散热器的经验,阿尔法400plus获得了一流的做工。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导热底面特写

  纯铜制成导热底面采用精细的拉丝工艺打磨,抗划伤能力较强,可以利用稍厚的硅脂层获得出色的导热效果。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测试平台特写

  九州风神 阿尔法400plus 官方报价:100元

  兼容平台:Intel LGA775

产品:红海标准版HP-928 超频三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超频三 红海标准版设计架构

  国内著名散热器厂商超频三向来擅于吸收新颖的设计理念,它是国内最早涉足塔式侧吹型散热器的品牌。在陆续推出面向入门级用户的“东海”散热器和面向发烧级用户的“南海”散热器之后,超频三深刻体会到充分从鳍片和热管上做出优化可以设计出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于是售价在60~100元之间,内建连根纯铜热管,面向主流实用超频人群的“红海”便诞生了。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超频三 红海标准版整体外观

  在红海散热器上,超频三第一次使用橡胶软钉结合鳍片缺口形成的凹槽固定风扇,牢固度和减震能力都得到了双重保证。红海标准版的鳍片两遍均有缺口组成的凹槽,与现在的大多数侧吹式散热器一样,它可以安装两枚风扇。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红海正面与侧面特写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顶部特写

  红海的铝质鳍片上布满规则排列的凸点,可以增加鳍片的表面积,提高对经过气流的利用率。鳍片形状设计成中间窄两头宽,用以避开风扇中心部位的风力盲区。两根纯铜热管交错排列,那么这两根热管能够同时获得最大的迎风面。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散热器原配9cm风扇

  超频三红海标准版原配一枚9cm风扇,额定转速超过2200rpm。电源端口为3pin,不支持PWM控速功能,可以通过减速线和调速滑阻获得合适的转速,或所用主板妥善支持3pin控速功能。

产品:红海标准版HP-928 超频三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超频三 红海标准版 规格细节

  红海标准版的鳍片排列十分均匀,鳍片阵列两侧靠近热管的入风端和出风端均被封死,这样保证风扇气流紧贴热管通过,不会弹射到鳍片阵列之外。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超频三红海标准版散热器本体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扣具与底面特写

  散热器扣具仍然采用超频三传统的弹簧卡扣,结合一个底座便可支持Intel平台。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独到的HDT热管直贴技术

  超频三早在东海散热器上就采用了HDT热管直贴技术,它将两根6mm热管与导热底座打磨成同一平面,热管暴露在外,与CPU直接接触,减少一层热阻。若工艺精准,这项设计可以显著提高导热底座的传热效率。从东海散热器一路走来,现在HDT技术已经能完美地与红海标准版融合。(红海标准的照片系测试后拍摄,固导热底座上留下少许硅脂痕迹)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测试平台特写

  超频三 红海标准版 官方报价:88元

  兼容平台:Intel LGA775 | AMD 939/AM2/AM2+/AM3


  超频三 红海标准版由中关村 鼎好#4112柜台提供,联系电话:010-82698422。

产品:Q版金蚂蚁 超频三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超频三 金蚂蚁Q版设计架构

  较早接触DIY和超频的资深用户一定对超频三的蚂蚁系列散热器有很深的印象。超频三总是乐于厂商新颖的设计理念,就如同侧吹式散热器一样,国内散热器厂商中第一个采用压固式鳍片设计的也是它。蚂蚁系列便是这类散热器的典型代表。

  普通蚂蚁散热器为铝质,而金蚂蚁,顾名思意,它是由纯铜制成。金蚂蚁Q版,则意味着它在常规金蚂蚁的基础上做了袖珍化,将散热器体积缩小了,这样便可以适应一些空间狭小的机箱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超频三 金蚂蚁Q版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金蚂蚁Q版侧面特写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金蚂蚁Q版侧面特写

  金蚂蚁Q版是本次测试中唯一一款采用纯铜制成的散热器,但它没有热管,直接依靠铜材质将热量由底座导向鳍片。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散热器原带8cm风扇

  金蚂蚁Q的中央嵌入一枚直径8cm的风扇,风扇周围没有任何护框遮挡,气流可以直接透过鳍片360°作用在CPU周边元件上。按照本次横评的规则,在相同的转速下,8cm风扇的噪音会低于9cm风扇。

产品:Q版金蚂蚁 超频三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超频三 金蚂蚁Q版规格细节

  压固工艺的散热器制造难度并不亚于现在的热管鳍片,再加上纯铜材质成本较高,这款无热管的散热器价格并不是十分便宜。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金蚂蚁Q版底面特写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金蚂蚁Q版导热底座

  金蚂蚁Q版的导热底座与散热鳍片完全练成一提,导热面打磨得十分光滑。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测试平台特写

  超频三 金蚂蚁Q版 官方报价:88元

  兼容平台:兼容平台:Intel LGA775 | AMD 939/AM2/AM2+/AM3


  超频三 红海标准版由中关村 鼎好#4112柜台提供,联系电话:010-82698422。

产品:亚历山大(透明版) AVC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AVC 亚历山大透明版设计架构

  AVC是台系老牌散热器厂商,长期为原盒装CPU、整机厂商大规模供应散热设备,积累深厚的技术底蕴。AVC给人的感觉是产量大,产品标准化、制式化,做工杂事、外形规则,兼容性优良。亚历山大是AVC专为Intel平台推出的一款主流产品,本次测试中使用的这款亚历山大散热器加装了透明风扇,称作亚历山大透明版。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AVC 亚历山大透明版整体外观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亚历山大透明版鳍片特写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亚历山大透明版热管特写

  这是一款标准的下压式散热器,采用热管鳍片一体式设计,鳍片直接与导热底座相连,热管在其中起到加速传热的作用,让热量更快地从底座均匀到鳍片中去。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CPU原配9cm风扇

  AVC除了生产散热器本体之外,还设计制造风扇,因此在AVC的散热器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专为这款产品开发的非标准风扇。就如亚历山大透明版,它原配一枚圆形框架的9cm风扇,能将风力集中投射到下方的鳍片上,气流不易发散。

产品:亚历山大(透明版) AVC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AVC 亚历山大透明版规格细节

  亚历山大透明版专一针对Intel平台,扣具与导热底座结合在一起,非常坚固。它配备了三根纯铜镀镍热管贯穿于鳍片和导热底座之间。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亚历山大透明版底座特写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亚历山大透明版导热底面特写

  这款散热器的导热底座为铝质,是参与横评的散热器中唯一使用铝底座的产品,导热性能难免不会出现劣势。底座表面经过拉丝工艺打磨,抗划伤能力较强,需涂抹稍厚的硅脂方可发挥出最佳性能。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测试平台特写

  AVC 亚历山大透明板 官方报价:85元

  兼容平台:Intel LGA775

  参与横评的7款散热器介绍到此全部结束,下面将揭晓它们在室温24~25℃环境下,风扇转速1200rpm和1500rpm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AVC 亚历山大透明版又中关村 鼎好二期#A4923#柜台提供,联系电话:010-51293652。
产品:冰凌200 九州风神 散热器 回到顶部阅读

测试结果对比及笔者点评

● 参测散热器测试结果对比

  经过一番惨烈的角逐,参与横评的七款散热器结果已全部得出,整理出如下柱状图,以供读者对比参考。


寻CPU终身伴侣 百元级散热器横评

● 测试感受与产品点评

  对比的结果似乎没有出人意料,无论是风扇转速是1200rpm还是1500rpm,冠军都被酷冷至尊的Hyper Z200收入囊中。但对于其它产品而言,这并非因为技不如人,而是由于Hyper Z200毕竟拥有尺寸更大的10cm风扇和直径更大的8mm热管,以及由此产生的横截面更大的鳍片阵列。在决定散热器性能的几大规格参数上都占有优势,不赢反而倒是不正常了。

  单从散热性能方面来看,同处于100元以内价位的Hyper Z200确实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是在这以实用为第一宗旨的散热器横评中,在评价一款产品的时候必须把我们暂时无法测试的噪音放在其中一同衡量。显然,Hyper Z200在相同风扇转速下噪音必然高于大多数9cm散热器,假设我们适当地降低一些转速,确保10cm风扇的噪音不会高于那些9cm风扇,那么此时Z200的散热优势可能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相反地,超频三的金蚂蚁Q版也是同样的道理,8cm风扇与9cm风扇运行相同的转速,风量劣势显而易见,但是可以断言它一定比参与横评的其它散热器都要静音。

  极冻酷凌的Igloo 5610+与超频三红海势均力敌,它们凭借9cm风扇,在1500rpm下都能把这颗CPU压制在48℃。这得益于优秀的接触面设计(镜面抛光和热管直贴)和高质量的热管穿Fin工艺(这两款散热器鳍片整齐有序,十分均匀)。不过在1200rpm转速下,Igloo 5610+略微占有一丝优势。笔者判断这是因为它的鳍片宽度比红海窄一些,受风面做了减小阻力的波浪形设计,热管在鳍片中穿插的位置更靠近风扇一些,那么显然在低风量下,它的鳍片更容易被吹透,热量更容易被带走。

  九州风神无愧为国产下压式散热器之王,阿尔法400plus的鳍片较密集,所以当1500rpm的风扇气流将鳍片吹透时,它的散热性能完全能跟同样条件下的任何侧吹式散热器媲美。即使是风扇转速降低到1200rpm,作为一款下压式散热器它仍有不俗的表现。下压式散热器基本属性赋予了它全面照顾CPU周边的能力,而无框的倒悬式风扇进一步将此能力放大。可以设想,如果你的实用超频建立在较高的外频下,如500MHz,这会致使北桥发热量剧增,有一个这样的散热器便可100%高枕无忧了。

  同样是下压式散热器,同样是热管鳍片一体式,亚历山大透明版的表现却强差人意一些。其实与阿尔法400plus相比,它们的结构、设计思路都大同小异,祸根在于亚历山大的铝质导热底座影响了向热管和鳍片传递热量的速度,加上又少一根热管,便将差距再次拉大。不过话说回来,从这类散热器受众人群的用途来看,温度高几℃没有大碍,它的散热效果仍可满足需求。

相关搜索:横向评测 intel 超频地带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LED照明  液晶显示器  cpu  
视觉焦点
散热器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散热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