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对Megahalems的理解没有错,用电锯将南海5做成与Megahalems一样的双塔式架构后也会变得更强,而南海5原本就有与U120E一较高下的实力,那么砍一刀后能否变成风冷之王?
对比之前,需要说明上次测试的环境温度是26℃,而本次测试的环境温度从26一路提升至30℃,关于环境温度的详细数据前面我们进行了实拍。
根据我们从Megahalems推导出的测试理论,南海5改造后应该是稍强的,但是这种测试结果实在很令人惊讶,要知道高端散热器之间不过1~2℃的温差而已。
800RPM默认频率5.3℃的温度差距过于惊人,这是因为切开后大大改善了南海5的通透性,解决了散热器中间的风力盲区。1000RPM是可以带动南海5巨大散热鳍片有效工作的最低转速,正常南海5从800RPM到1000RPM温度提升巨大,但双塔版即便是800RPM也能完全吹透,1000RPM就没有太大性能提升。
1200RPM时,环境温度比上次测试足足高了2℃,所以暴力版南海5虽败犹荣。
● 超频4GHz满载温度结果对比
超频测试中,双塔版南海5表现出了比普通版更强的潜力。随着风扇从1200RPM提升至1500RPM,双塔版温度降低了3.75℃,但因为环境温度升高至30摄氏度,在2200RPM转速下双塔版南海5温度提升至75.25℃。
我们对超频测试的结果感到十分困惑,在高环境温度与高电压两大劣化散热结果的致命因素下,双塔版南海5表现出空前强大的散热性能,只有2200RPM下败北。综合来看,改造后的双塔式南海五总是在最高转速下落败,而低转速下异常勇猛,这种现状的唯一解释是改造后散热器变得非常通透,用很低的转速就可以驱动,但是在高转速下反而会因为鳍片面积的减少影响性能。
Megahalems取代U120E成为800g重量级的强者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散热器评测编辑,我们更关注到底是什么取代了U120E如同散热教科书一般的设计:均衡工作的乱序热管、数量可观的散热鳍片、适中的鳍片间距、增强风压的折边工艺。按照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概念,U120E的一切都无可挑剔,那么到底是什么设计让Megahalems取而代之?是怪异双塔架构么?还是叛逆的串列热管排布?今天我们试图用双塔架构来解释Megahalems的高效,但讽刺的是,结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但测试结果已经可以给双塔架构一个明晰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