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散热器鳍片的大小对散热性能影响有多大?相信在真正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之前很多人在潜意识里都会不约而同的认为散热鳍片越大散热性能就越好,但是大鳍片散热的性能底能会有多好呢?或者换句话说,相对于“小个头”散热器,“大个头”散热器在散热性能方面到底会有多大的优势呢?本文将会通过两款散热器的性能对比来揭示这一问题……
都是3热管 鳍片大小对散热影响有多大?
为了尽量排出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选择了市面上两款鳍片大小明显不同,但同为三热管设计且其他设计也非常相似的两款散热器来进行对比。这两款散热器分别为超频三的“大个头”南海自立版以及极冻酷凌的“小个头”lgloo 5710+。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款“大个头”三热管塔式散热器——南海自立版。这款散热器采用了3根6mm热管,配合超频三独家的120mm折页导流静音风扇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超频三 南海自立版外包装
散热器的外观与过去的自强版很是相似,可以直接安装120mm风扇,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散热器尺寸为153×125×60mm(高度×宽度×厚度),重量为661克,达到了一款高端散热器应有的水平。
散热器鳍片采用了非常独特的交错式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性能。
底部仍然是超频三独家的热管直触,3根热管可以实现比较好的对CPU顶盖的覆盖。
散热器原配风扇为超频三独家的折页导流静音风扇,拥有独特的两段式页面设计,拥有更好的散热表现和静音表现。
风扇规格为非常标准的12025,转速1500RPM,风量37.32CFM,官方给出的噪音指标为22dBA。
南海自立版可支持Intel LGA775/1156/1366以及AMD AM2/2+/3平台,几乎可以支持目前市面上全部的PC平台
为了充分挖掘散热器的散热潜力,本次测试采用了当下发热量较大的LGA1366 Core i7 920平台,主板为华硕的R3F。显卡方面则选择了NVIDIA近期推出的GTS450。由于测试需要对平台进行长时间拷机操作,本次测试采用了安钛克的游戏电源HCG400。
测试平台
首先,我们会通过Everest测试软件来监控待测平台在CPU默认频率下运行30分钟后的满载时CPU的温度;然后我们会将CPU的频率超频至3.6GHz,再用Everest记录CPU满载时的温度。
本次测试采用裸机环境,室内温度为26°。
●默认频率下大鳍片优势有多大
首先来看极冻酷凌IgIoo 5751+在CPU默认频率下的表现: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在CPU默认频率下,GT的IgIoo 5751+的CPU表面温度为52摄氏度。
此时超频三“大个头”南海自立版为47.8摄氏度。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大鳍片散热器相对于小鳍片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优劣对比,我们绘制了两者在CPU默认情况下的柱状图: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大鳍片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相比小鳍片散热器还有有一定性能优势的。
●CPU超频下大鳍片优势有多大
还是先来看GT 5710+小鳍片散热器在CPU超频下的表现情况:
在CPU超频至3.4GHz后,GT的IgIoo 5751+的CPU表面温度为63摄氏度。
在CPU超频的情况下,超频三南海自立版为60.2摄氏度,相比小个头散热管散热器要有差不多3摄氏度的优势。
总结:通过我们的简单测试不难发现,“大”鳍片散热器相对于“小”鳍片散热器在性能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无论是在CPU超频还是默认情况下,“大个头”南海自立版都有将近3摄氏度的优势。非常可观。
当然了,我们并不是说采用塔式设计的超频三南海自立版就比小块头的GT 5751+要好多少,因为两者毕竟售价不一样,而且让两者PK确实也有以“大”欺“小”的嫌疑,不过我们想要为大家揭示、或者说证明的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大鳍片散热器的性能确实要好于小鳍片散热器”,也就是说,如果大块头散热器价格合理的话,我们应该更倾向于选择它。
超频三 南海自立版
[促销商家] Z.CN
亚马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在中国的网站。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亚马逊中国承诺“天天低价,正品行货”,致力于从低价、选品、便利三个方面为消费者打造一个百分百可信赖的网上购物环境。作为中国电子商务领袖,亚马逊中国为消费者提供包括数码家电、图书音像等在内的28大类、超过500万种的产品,通过“货到付款”等多种支付方式,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便利、快捷的网购体验。同时,亚马逊中国还拥有自己的配送队伍和客服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配送及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