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0页)
为了更加客观翔实的评判参测的散热器的真实实力,我们决定将繁杂的测试项目和考核标准进行简化和归类,读者只需要了解每款散热器在个项中的最终得分以及总得分即可大致了解这款散热器的特长优势和整体实力。
我们的评分原则和得分机制
本次测试我们将会分别从品质端和市场端对所有参测撒散热器进行考察,两者相互独立、互补干扰。其中我们将品质端的所有项目归纳成了8个项、总分100分。各大项的分值分配如下饼状图所示:
我们的评分项目及占分比重
我们将所有测试项目归纳为了8个大类,它们分别为性能、功能性、便携性、静音效果、外观、易用性、性价比、其他方面。
性能考察机制以及得分细则
那么,每个单项我们是如何打分呢?首先来看性能考察。性能考察总分为30分,考核项目为满载成绩对比。程序的满载我们使用了2个软件,分别为Everest 5.50.2253和Furmark 1.8.2。其中Everest采用了5项全部勾选进行测试,而Furmark则是选择极度折磨模式,在1024×768,4AA模式下进行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成绩的公正,此次测试过程在开始之前笔记本要按照以上预设先拷机4个小时,然后放上散热器再拷机45分钟之后,开始记录成绩,取之后15分钟的平均值。然后重复45分钟/15分钟这一过程,往复交替,直至测试完成。
由于测试过程中室温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笔者使用UT804坐式万用表全程记录室内温度,然后在最后计算成绩的时候折算进去,以保证测试的公平公正。
至于得分方面则用的是差值,计算公式为CPU表面差值×0.4+CPU核心差值×0.8+GPU差值×0.4+南桥差值×0.2+硬盘差值×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