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体式水冷取代高端风冷?
对于风冷散热器来说,由于价格便宜、拆装简便,一直以来装机配置的主流散热器。而水冷散热器,由于价格偏高,维护成本高,并且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DIY经验,限制了水冷的普及,也让不少本来对水冷颇有兴趣的玩家望而却步。
因此,一些大厂商开始相继推出一种整合度较高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相比传统的水冷散热器而言,一体化后将原本繁多的水冷部件整合到了一起,大大简化了安装步骤,降低了水冷的门槛。
早在今年年初的美国CES大展上,国际著名机电品牌安钛克Antec,推出了他们的首款一体式水冷散热器“KUHLER H2O”系列。这款系列水冷散热器,共有两个型号,KUHLER H2O 620和KUHLER H2O 920。
相信众多安钛克的粉丝们,对这款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都非常期待。目前其中的一款型号为KUHLER H2O 920已经送到我们ZOL评测室。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和认识一下这款安钛克的这款一体式水冷。并且我们顺便也来讨论一下,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对于与高端风冷散热器,到底选谁好呢?

安钛克首款一体式水冷
首先我们先来了详细的了解一下安钛克的这款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产品。其实前面已经说到,这款产品已经在今年年初的美国CES展会上,就已经亮相于世,而诸多因素的原因,这款水冷至今才正式登陆中国大陆市场,时隔整整半年之久。这也让不少安钛克的忠实粉丝们,增添了不少期待感。
安钛克 KUHLER H2O 一体式水冷 包装
上图这款就是安钛克最新推出的一体式水冷CPU散热器——“KUHLER H2O 920”。散热器产品包装与安钛克旗下电源产品包装一样——简洁。在包装上,还贴有一个“60秒极速安装”的宣传语,貌似这款散热器的安装过程十分简便,不过具体的安装是否能够在“60秒”内,我们一会儿还是在实际体验一把。
另外,在安钛克这款水冷叫做“K?HLER”,实际上是“Cooler”的德文叫法,不过至于为什么要用德文命名,还有待咨询,可能是“K?HLER”这几个字母看上去比较帅吧……
打开外包装,我们看这款水冷真容,其实看上很简单。一个水冷头、一个水冷排、两根水管以及四个供电和数据交互接口。
这款H2O 920一体式水冷所配备的扣具,可以用于Intel和AMD所有主流平台,并且带有两个减震垫。另外,我们看到扣具的水冷头固定卡,采用类卯榫结构设计,看上去安装起来十分简便,可能这也是为其“60秒极速安装”提供便利的条件。
此外,这款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虽然说号称“60秒极速安装”,但是仍然为用户准备了安装说明书。并且有由于这款水冷没有数据交互接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产品附送的温控软件,直接在系统中,自由调节。
而具体的使用方式,我们将在后面的有详细的介绍。

集成化高品质水冷头
一般来说,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主要起到的就是与CPU顶盖直接接触,将热量传递到从水冷头内部水道通过了液体中,使其带走热量,并且通过水泵是内部液体进行无限循环。而一体式水冷的水冷头,则将水泵和金属水冷头(水冷块)集成到一起,简化了安装过程。
散热器水冷头
在水冷头整体造型呈扁平状,占用空间以及体积并不大。而在水冷头上,则标有KUHLER H2O 920标识,以及一个可发光的“Antec”文字标识。
散热器 铜质底座接触面
这款920的冷头铜质底座接触面做工工艺不错,并且在接触面预置了含银硅脂,质量也较好。不过为了如果你想换上性能更好的一些导热硅脂的话,也可以把这些擦掉。
这款散热器的水冷头大小并不大,因此安装起来也比较轻便。另外,这款水冷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调整散热器工作参数。并配配有一个可以插在USB接口的上的,数据交互端口。

49mm全铜材质水冷排
这款920水冷散热器的水冷排,同样集成了散热片和水箱,水管直接在散热鳍片中穿进穿出,最大程度的了保证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散热器水冷排
散热器水冷排鳍片密度很高,鳍片的散热面积也相对较高。不过水冷排的厚度有49mm,因此需要双风扇才能发挥散热器的效能。
由于这款920水冷散热器,已预先注入冷却液,因此也减少了日常保养维护所带来的麻烦。另外水冷排采用全铜材质,可进一步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4Pin可调节高性能风扇
这款920一体式水冷,配有两个高转速风扇,搭配散热器水冷排使用。两个风扇均为油封风扇,并且倾向于暴利,最高转速可达到2400rpm左右。而这款风扇与所有暴力扇一样,高转速下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安钛克 原装风扇
两个风扇都配有4Pin PWM接头,方便用户通过系统软件直接对于风扇转速进行调节。
在实际体验中,风扇转速虽然高达2400rpm,但是风扇没有出现明显的抖动现象,因此就是说,这款风扇的动平衡不错,稳定性很好。

简单易用温控软件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这款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附送了一套温控系统软件,你可以安装到电脑上,只需要轻点几下鼠标,就能轻松调节你需要的配置。另外,由于有数据交互,因此我们需要把散热器提供的那个USB接口与主板相连。下面我们直接来看下如何使用这款软件吧。
点击setup安装
主界面上,有两个功能区四个监视区。在左上角我们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就能实现散热器,“极端(Extreme)”、“静音(Silent)”以及“自定义(Custom)”三种模式的自由切换。最下面,为温控系统的“主界面”,“图像界面”、“风扇控制”以及“设置”四个选项卡。
在中间的四个区域,分别可以对水温、风扇噪音、风扇转速以及水泵转速进行监控。
在这个风扇控制界面中,用户可以预设水温温度,以及直接调整输入风扇转速值,调节风扇转速。
另外,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设置界面,可以对这个软件本身进行设置操作,比如,可以选择界面皮肤、是否开机启动、开始最小化……等,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界面,对水冷头上的RGB LED灯进行颜色的调整。

一体式水冷"极速60秒"安装挑战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款一体式水冷号称“60秒极速安装”。下面我们就来实际体验一把。笔者也找来两位同事帮忙,体验一下散热器安装的感受。
首先我们先把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只需要将固定螺栓与背板,稍稍固定即可,无需拧紧,因为我们还需要为安装水冷头提供空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实“60秒极速安装”主要指的并非整个装机完成过程,而仅仅是指,水冷头安装到主板上,并且固定好的所需要的时间。另外,散热器的整体安装过程确实很很方便、很简单,不过想要在60秒之内完成,还需要多练练。而我们也是在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才达成“60秒”的速度。
不过,各位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来挑战一把。

安装冷排需要一点小技巧
当然我们安装好水冷头之后,需要将整个散热器安装到机箱上,不过这里有几个装机过程的中顺序需要注意一下。
整体安装过程并不复杂,只是在固定水冷排的时候,我需要将长螺栓穿过风扇直接固定到水冷排上,因此需要两个人或者一些特殊技巧完成操作。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我们的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
然后进入我们的测试环节,实际测试一下,这款一体式水冷散热效果如何?
测试平台 | |
---|---|
CPU | i7 920 2.6GHz(超频3.4GHz) |
主板 | 映泰 X58 |
内存 | 宇瞻 DDR3 1600 2G *2 |
显卡 | 镭风HD 6970 |
硬盘 | 希捷 500GB |
电源 | 安钛克HCP 1200W 80Plus金牌 |
软件平台 | |
测试系统 | Windows 7旗舰版 |
测试软件 | AIDA64 V1.90/Furmark 1.9 |
为了拉开散热差距,我们直接将CPU超频至3.4GHz,检验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并并且测试机箱内所有部件满载后,CPU、GPU以及硬盘的温度。环境温度为24度。另外我们还会用一款高端风冷散热器进行比较。

一体式水冷散热效果不错
经过几个小时的测试之后,记录温度,得出以下结果。
我们先看看,920散热器在两种不同风扇转速下的散热效果对比。结果很明显, 2500rpm转速下,散热效果非常明显。但是2500rpm的暴力扇,静音效果一般。
当我们换上akasa的毒蛇风扇后,静音效果有了不小的提升。但是散热性能与之前安钛克原装风扇相比,表现并不算很突出,但也还算可以。因此对于安钛克这款散热器的静音性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我们也把akasa的巫毒散热器与安钛克的这款水冷进行了比较。从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920水冷在高速风扇下散热效果不错,但是在静音低速模式下,散热效果与风冷散热器差出3度左右。
而水冷对其他硬件设备并没有温度影响。

一体式水冷 兼容性好更安全
从测试结果来看,这款一体式水冷虽然具备这非常不错的散热性能,但是与高端风冷散热器相比,综合性能,并没有体现出来巨大的优势。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没有巨大的优势,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一体化水冷散热器呢?
安全性
选择一体式水冷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处于安全性的考虑。由于高端风冷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废非常巨大,动辄就有超过1公斤的重量,长期压在主板,放在机箱内,难免会对主板造成挤压,似的主板弯曲或者损坏。如果你去搜索引擎搜索“主板被散热器压弯”至少会检索到5万余条的相关信息,并且还有不少人在求助,被压弯的主板如何“解救”的问题。
所以说,散热器鳍片多、面积大、个头大,虽然很有利于CPU的散热,但实际上这样对于主板来说并不安全。而对于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来说,就要轻松的多,虽然水冷排使用全铜制造,但是由于冷排的重量被固定在承压能力更好的机箱上,因此不必要担心,主板的使用安全。
便捷性
一体式水冷的扣具安装过程,相比高端的风冷散热器来说,要简便的多,因为由于散热器本身重量以及扣具扣紧度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扣具安装过程非常繁琐,猫头鹰D14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实例。
兼容性
由于一体式水冷的散热排的尺寸比较统一,因此所有能在后部安装120mm风扇的机箱,都能安装这样的一体式水冷,而不需要考虑散热器高度是否与机箱宽度、侧板……等有什么样的位置冲突。因此一体式水冷的兼容性要更高一些。
所以说,散热性能并不是考量,是否选择一体式水冷的唯一标准。那么为什么还有不少人对一体式水冷不屑一顾呢?实际上,上很简单,一体式水冷是在水冷与风冷散热器之间的一个折中式的解决方案,而由于“水冷”这两个字的关系,很多人都对其抱有太高的期望,说白了就是“花小钱办大事儿”。而实际上,这些人并没有了解一体式水冷的确切定位,与设计初衷。
而这样的武断的思考模式,这也误导了不少消费者对一体式水冷的认识。如果不把其当做水冷看,那么一款安装更方便、使用更安全、兼容性更好,并且性能也不差,价格还差不多的散热器,你有什么理由不选呢?
所以在高端风冷散热器性能已经进入瓶颈期的现在,一体式水冷还有这很大的前景和拓展的空间。将来取代风冷散热,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机电频道官方微博已开通,加机电频道关注请点击>>>
原创专题以及精彩文章推荐 |
机电观察室:夏季不怕闹电荒 DIY节能控耗也有妙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