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炎炎夏日 购买散热器别坑了自己
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又到了一年一度话散热器的时候了。散热器在硬件中的地位很尴尬,它的受重视程度与气温直接挂钩。夏天时候,玩家眼看散热不行就要换更高效的散热器;而冬天就嫌弃光剩噪音了。这不是,夏天又到了,散热器市场又开始火热了起来。笔者又要和玩家们叨叨点散热器的常识了。
“散热器的知识就那么多,每年被说来说去的有意思么?”不少玩家都这么说。但是毕竟新手玩家对于CPU、显卡可能会下功夫去了解,对于散热器就可能不太回去关注。尤其是散热器还有风冷、水冷之分,以及众多的规格与制式。购买前了解一些散热器的常识,别一不小心就入坑。
浏览本站更多精品内容,请点击下图:
![]() | ![]() |
2从原装散热器谈到风冷水冷之争
大家都知道,在购买盒装CPU的时候,都会附带一个原厂的散热器。虽然盒装与散装CPU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一个散热器的价格,但是很多玩家还是愿意买盒装的CPU,认为其比较正规。那么对于低发热的CPU来说,其实就没有必要再次购买散热器了。
i7 4790K用原装散热器让人不放心
但毕竟有许多高功耗、高发热的CPU,单薄的原装散热器还是让人感觉hold不住。因此,原装散热器对于低发热的CPU还是足够使用的。但是对于游戏主机或者超频CPU来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必须依靠其他高效的散热器来满足。
风冷与一体式水冷的争议其实存在与两个点:风冷满足有必要上水冷?同等价位风冷和水冷哪个散热效果更好?
风冷散热器一直是传统主流散热器,高效的热管散热器能够与机箱风道互联,辅助机箱散热;而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有着独立风道,效率高且静音的特点,成为了许多DIY玩家的新宠。
笔者来看,一切脱离成本谈硬件都是耍流氓。百元以内,塔式散热器妥妥得满足需求;对于有几百元预算的,一体式水冷则完全是顺利成章的。玩家在购买散热器时候切莫因为听信“水冷比风冷厉害太多”之类的话语就为自己本来热量不高的CPU安了个大价钱的水冷,这个坑跳的太冤枉。
3从塔高及冷排说说大小的问题
散热器的规格一般都是根据其散热风扇来区别划分的。一般塔式散热器有:12cm和8cm;水冷散热器则为120mm冷排和240mm冷排等规格。风冷水冷之争暂且不提,机箱和平台对于散热器的支持程度和本身的需求度则是玩家们购买散热器必须要考量的前提。
塔高要适合机箱宽度
塔式散热器购买的时候必须关注其塔高。一般中塔机箱都支持15cm以下的散热器安装,而塔式散热器一般12cm风扇则刚好是这个高度。对于小一点的机箱则就必须关注其机箱宽度是否兼容。
对于高端玩家来说,装机时候想要使用猫头鹰D14、九州风神阿萨辛等双塔散热器。则需要考虑到安装其占用的主板空间。如上图所示:散热器安装后挡住了内存插槽,最后仅能安装一条内存。
一般机箱对于水冷的支持并不是很到位,但是玩家既然打算购买水冷散热器,那么机箱的选择也应该有一定档次。机箱无论前面板还是顶部安装散热冷排,玩家可根据水冷管长度及风道设计来定夺。
4扣具设计复杂 安装时候想撞墙
对于经常装机的笔者来说,某些散热器的扣具设计简直有时候让笔者有撞墙的冲动。
为了散热器的紧固安装,严谨的扣具设计似乎不应该有什么可吐槽的。但是对于一般玩家来说,复杂的扣具设计安装起来就是一项挑战。
简化的散热器安装扣具对于装机来说不仅简便,也省去了日后维护的诸多烦恼。这个在购买散热器前都要弄清楚。
说在最后:夏季是散热器的销售旺季,很多玩家都面临购买或是升级散热器的问题。在购买之前,不妨多了解和学习一些关于散热器的知识和选购技巧。笔者最后在梳理一下要点,方便玩家们参考。
1、根据平台选择,低发热则原装散热器,发热量大再另行购买;
2、风冷水冷两相宜,做好预算是关键;
3、散热器规格要与机箱平台适用,尤其是机箱支持安装;
4、最好选购扣具简便的散热器,安装简单。
推荐经销商